按日前发布的《宁波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至2015年,我市将推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八项措施,打造“智慧教育”。
今年,我市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为此,今年我市将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教室多媒体专项配备,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普通教室配备网络多媒体投影仪。“全部装配好后,老师只要鼠标一点,来自互联网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就能够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按《方案》规定,今年实现生机比5:1,至2012年实现教师电脑比为1.5:1;到2015年,实现有效生机比5:1,教师电脑比为1:1。
我市将加大教育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到2012年6月底,所有校园网将以1G带宽接入宁波教科网。这意味着,到那时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基础信息能够实现畅通传输,网络视频教学与教研活动将更加便捷,名师课堂将通过网络专线向教育薄弱地区开放。
按照《方案》,今年我市开始启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力争到2015年,50%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到2020年,100%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2013年,将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据介绍,平台建成后,全市学生、教师、学校等教育基础信息能够有效共享,不再出现各个业务部门数据不统一的问题;所有招生、录取、人员调动、数据统计管理工作等均可以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的一站式服务。
而且,平台上还将逐步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远程教学服务系统与个人资源管理分享系统,任何一位教师均可以在平台上经营自己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接受继续教育。
智慧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校园数字化。从今年起,我市将启动数字化校园达标工程,至2012年底,各县(市)区应有三分之一中心级以上学校达到达标级数字化校园;2013年有一批学校达到优秀级数字化校园;2015年力争全市中小学校基本达到数字化校园达标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