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GSM网络通过近10年不断扩容和优化,建成了一张拥有近60万个基站的全球最大2G网络。现在,中国移动也正如法炮制,对3G的TD-SCDMA网络增加覆盖和优化,日前有消息报道,到2012年,中国移动要做到30万个TD-SCDMA基站的覆盖量。但是,专家指出,在数据和语音并行的3G时代,网络覆盖好并不一定等于用户体验好,电信行业传统的网络考量机制KPI(关键性能指标)可能不再是衡量电信网络质量的绝对标准,需要建立新的标准评价体系。
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在用的TD-SCDMA基站数是11.5万个,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副总经理边燕南在前不久举行的TD网络创新研讨会上透露到,中国移动将扩建TD-SCDMA基站11万个,达到22.5万个TD基站,覆盖全国339个城市。同时还表示,在中国移动的规划中,2011年,TD-SCDMA网络的总体建设思路是持续提升TD网络质量和承载能力,重点在已覆盖区域持续开展网络扩容和优化补点。
但是,经常接触海外运营商的设备制造商却提出3G时代,仅有KPI是不够的。表面上的KPI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用户体验感受。
从技术上来讲,因为2G时代业务单一,而且是在网络容量大于用户数的情况下一步步发展的,网络端的KPI指标与用户端的体验回馈能基本一致。但是,3G业务的发展与此不同,3G网络一铺开就会面临用户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海量数据业务的使用。这时很容易发现传统的KPI指标与最终用户的投诉信息越来越不匹配。
同时中国移动着力推出的2G/3G互操作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因为在现实中,TD和2G互操作的频繁发生,造成原本成熟度就相对较低的终端芯片经常工作在最复杂的互操作状态,容易引发各种异常,如死机、假活、脱网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客户感知。
由于历史的沿袭,电信运营商习惯用网络覆盖率和KPI来衡量网络质量,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过滤、关联和统计分析,实现对网络的深层的、高效的优化。KPI也是中国移动提高TD-SCDMA网络质量的评价体系。专家认为,在网络建设前期关注并依赖KPI指标是对的,目前TD-SCDMA的网规网优仍需要以传统KPI为指标精益求精。但同时,运营商也必须抓紧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数据业务发展、能真实反映用户体验的优化指标,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未来3G和后3G时代的竞争。可以说,中移动在面对用户体验的问题上,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但我们也相信随着中移动基站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用户会享受到高质量服务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