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国情,笔者认为,良好的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网络和内容安全;满足用户需求:客户要有更多的选择,内容要丰富,能够控制,进行互动、共享,有良好的客户体验;产业链各方都要得利、受惠,这是三网融合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标准统一:标准统一有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实现互联互通,加速三网融合进程;形成良好的三网融合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三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规范有序。
显然,目前三网融合试点没有真正实现上述六大目标,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关键在于体制,在于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利益的冲突,而且分业监管的现状加剧了这一困境。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在推进三网融合过程中不能盲目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为此,推动三网融合既要尊重现状,又要坚持创新,逐步稳妥地解决三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系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信业与广电部门之间的矛盾,只有协调和处理好广电和电信部门的关系,三网融合才能有序推进。如今,三网融合试点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如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通过战略合作形成的“上海模式”,武汉电信与武汉广电成立合资公司的“武汉模式”,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云南电信三方共建IPTV的“云南模式”,三网融合还出现了深圳模式和杭州模式等,无一例外地探索电信、广电的合作模式。最近百视通率先在上海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了以高清互动视频为主的IPTV3.0业务,就是电信与广电深入合作一种体现。
因此,推进三网融合,探索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有效的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关键,广电和电信部门要摈弃利益之争,要在技术标准、产业政策、融合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分阶段合作目标、合作计划,强化执行创新,积极推广成功的模式(如“上海模式”和“武汉模式”等),共同为发展三网融合产业而努力。
同时,三网融合产业链各方要加强合作,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链的合作共赢;要适度增加向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非广电部门牌照的发放,以形成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充分利用社会内容资源,繁荣信息内容和文化娱乐市场;政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和推进”的作用,加强行业统一监管,逐步建立融合监管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三网融合产业环境,推进三网融合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三网融合模式创新,推动三网融合产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