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正在成为话题。近期,包括TCL、创维、康佳、长虹等国内主要彩电厂商相继都推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产品,TCL还推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产品。企业一哄而上,争相炒作“智能”概念,是国内彩电厂商遇到了向“泛电脑化”发展的很好的机会吗?还是大环境使然,不得不加入上马智能电视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看,答案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彩电行业增速放缓需新增长点
虽然2010年3月的数据比行业整体低迷的2月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国内彩电巨头的销售都出现了停滞甚至同比下滑,而整个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速已经下降到个位数。来自视像行业协会一季度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我国彩电行业总产量为2273万台,同比减少7.9%。事实上,这种放缓的趋势自去年就已经开始。在保持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后,国内彩电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近三位数增长降至了2010年的27%左右,行业普遍认为今年的增幅还将进一步放缓,预计在10%-15%。
虽然三四级以及农村市场仍有7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对彩电企业来说市场利润回报率更高的一二级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并开始出现了阶段性下降的势头,奥维咨询的分析师指,随着国八条的陆续实施,一季度7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下滑超过30%,价值消费信心下降,同期城市彩电市场零售规模降低9.94%。
智能电视同样面临三网融合壁垒
虽然今年被业界称为是智能电视的元年,众品牌也已经大张旗鼓的宣传各自的智能电视产品,但就什么是智能电视,目前业界都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于是在每个企业的智能电视发布会上都能看到这么一个环节,企业阐述自己对于智能电视概念的理解。
不仅概念尚未统一,事实上,智能电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宏观形势和不确定性。作为互联网电视的升级产品,虽然基于Android或者Windows平台,内容更加开放和丰富,但和互联网电视一样,同样无法回避国家内容监管和不同网络之间存在壁垒的问题。此前,广电总局的监管条令就曾令互联网电视一蹶不振,而目前电信和广电系统始终无法就播控全达成一致,三网融合看似陷入僵局的状况,使智能电视要面临的状况更为艰难。
截至目前,广电部门对智能电视的发展还处于沉默期。但也有人乐观认为,智能电视不是广电总局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监管,在多部门的联动没有运作起来之前,“智能”概念或能让市场火上一把。
应用商店、系统升级同样面临问题
摆在智能电视面前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根据彩电厂商的宣传,智能电视区别于其他电视产品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用户可以从应用程序商店下载并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虽然在宣传稿中常常可见“海量应用”的介绍,但事实上目前针对智能电视的应用还远不到“海量”的程度。目前应用程序商店程序数量最多的是苹果35万个,谷歌android系统的仅为其半数左右,约18万,微软更少刚突破1万,而且这些其中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是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的。因此,如何开发足够的应用软件是智能电视终端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从事制造的家电企业来说,做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开发智能电视应用软件,并不是它们的优势所在,开发者显然不能只有企业,如何开发?是每个企业继续单打独斗,还是统一系统平台标准,不同企业联合开发共同运作应用程序商店?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答案。
另外,系统升级的问题也是消费者所关注的。目前国内主要彩电企业已经发布的智能电视,除了TCL同时还推出了基于微软Windows系统平台的产品外,几乎全部采用了谷歌的Android2.2或者2.3的系统平台,开源,免费,被彩电厂商广泛宣传。而此前,谷歌已经宣布暂停3.0版本的开源,那购买智能电视产品的消费者未来面临升级需求时,还是始终保持免费呢?
商业模式、合作模式、系统升级、内容监管,智能电视距离市场普及的路还很长,在此期间需要跨过的坎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