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清电视、3D电视等丰富了传统电视的内容,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兴起对广电行业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如果仅仅固守电视这单一屏幕,广电行业将错失发展良机。记者从8月24日开幕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博览会(BIRTV2011)了解到,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新媒体催生了很多新业务,广电系统将在移动互联领域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广电系统正在加快基础网络建设,调整终端控制方式,进而改变运营模式,突破原有体制,向市场化、多样化的综合业务服务提供商转变。
新媒体冲击传统电视业务
新媒体催生新业态是本届BIRTV热点之一,并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挑战着广电企业的神经。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坦言,目前广电系统遇到的挑战很复杂,单从业务形态上看,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以及苹果电视、谷歌电视等都突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业务范畴,广电传统媒体必须在业务形态上有所突破。
记者在本届展会上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内容经由互联网和电信移动网络获得,多屏分发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在各大厂商的解决方案中,多屏分发内容文件或码流已经延伸到各种尺寸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而非只是电视机或者电脑了。
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认为,传统电视台应打造全媒体的内容制作,逐步实现传统电视与新媒体在节目存储、媒体资源管理方面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突破传统节目播出理念,实现跨媒体、跨终端的节目分发和传播。
他表示,中央电视台下一步将在新媒体内容分发方面构建面向全媒体的大播出平台,开拓直播卫星、数字地面广播等传播渠道;通过网络视频、IPTV、互联网电视等服务互联网受众;通过CMMB、手机电视等占领移动多媒体终端。
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电视服务的公司已有5家,分别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百事通、杭州华数、南方传媒以及湖南广电旗下的快乐阳光。
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正在积极筹建互联网电视平台CIBN,已经通过验收内测,不久将对外播出。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电信联手推出了移动互联有声阅读产品“天翼阅读—有声版”,手机用户将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随时随地点击收听自己喜爱的有声读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表示,他们将继续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把融媒体事业进行到底,下一步将在互联网电视、车载视听等领域继续与电信企业合作。
记者在北京电视台的展台发现,在新业务形态的开拓上,他们更加激进。除了传统电视业务之外,还有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地铁电视、歌华飞视等新业务。其中,歌华飞视业务是通过内置WiFi模块的高清互动机顶盒,为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非电视机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北京歌华有线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伟向记者介绍,飞视业务实现了跨屏融合,目前可以在苹果iPad、iPhone以及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已经覆盖北京部分餐馆、酒店、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