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时代,运营商的系统和服务不可避免地要“云化”,这一趋势无可争论,但是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去云化,并提供何种具有差异竞争优势的云服务,对于运营商来说,则需审慎思考。
近日,中国电信发布了天翼云计算战略,而中国移动早在2007年就发布自己的大云计划,并开始局部的项目试点。其实从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策略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其所提供的服务还是传统主机托管业务的延伸,例如中国电信在其云计算战略中规划的云存储、云主机等服务。
从竞争优势选择角度,上述云存储、云主机等服务是运营商开展云服务的自然选择,大容量、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本来就是运营商提供电信级服务的传统长项,云计算技术此时只不过是给了运营商新的更低成本的提供这些服务的技术选项。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存储和主机服务为主打提供云服务,也符合运营商对标准化和集中化的运营需求。如果运营商转而主要攻坚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应用需求,则既无效率也无效益,当然,也不能更好地利用云计算所带来的低成本技术优势。
因此,以集中化和标准化为衡量标准,运营商的服务云化路径自然就清晰明了了。
同时,运营商也需加快推进自身业务和支撑系统的有步骤云化。俗话说,一个好的医生必须能够具备为自己看病的能力,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居高不下的当下,运营商在自身系统云化的过程中,既可以解决自己的成本和运营问题,也可以积累经验锻炼队伍。
关于运营商云服务产品,笔者认为,以存储、主机、能力开放为核心构建运营商云服务产品体系是明智之选。存储的需求和高可靠性主机的需求是任何系统运行的第一需求,也是运营商有能力标准化和集中化的优势领域,自然应该作为首选;而在能力开放上,以云服务的形态开放电信业务能力也符合标准化和集中化的要求。
此外,对中国运营商而言,在提供云服务的过程中,也需重视云计算的低成本运营和建设问题,这一点,谷歌其实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在深海建设计算中心,选址在接近低成本能源供给的区域等,当然,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例如地价、税收政策、大气环境温度等。
不论云服务的战略如何,也不管云计算的产品形态如何,自身系统的云化、低成本的运营建设环境、标准化的产品是运营商云计算路径的必然选项,也惟其如此,运营商的云计算之路才能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