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高原上,有两种光芒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种是1964年罗布泊原子弹爆炸的璀璨火光,一种是新时代科技闪烁的数字信号。这片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土地,如今正借助青海联通的科技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当"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密码遇上5G、大数据、VR等现代技术,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跨越六十余年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红色传承的创造性转化。 科技为桥:青海联通赋能红色传承的四大实践 作为扎根于此的通信企业,多年来,青海联通始终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积极汲取其中蕴含的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等宝贵品质,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文化建设中。 以“好网络”为基础,青海联通用科技手段为“两弹一星”精神传承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桥梁,从传播、体验、保护、内容四个维度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突破。 (一)网络全覆盖:让红色教育基地"活"起来 针对中国原子城纪念馆、二二一基地旧址等核心红色教育基地,青海联通实施了全面的5G网络升级,实现高速网络无缝覆盖。 游客在纪念馆内可通过联通好网络实时调取历史资料,让游客现场直观感受当年科研场景; 科研工作者后代通过5G视频连线"云参观",在千里之外与父辈工作过的地方"对话"; 线上研学团队借助5G直播,同步参与纪念馆的讲解活动,打破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 (二)慢直播与全域平台:让红色文化"走"出去。为扩大红色文化的辐射范围,青海联通协同推出两大传播载体: 同宝山慢直播平台。在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山顶架设4K专线,24小时直播设备,将草原风光与红色遗址全景实时传递给全国观众,累计吸引超千万人次在线观看,成为网友心中"云端的精神课堂"; 全域旅游平台。整合海晏县所有红色景点资源,集成景点介绍、路线规划、在线预订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游客推送个性化研学路线。平台还为当地旅游局提供精准营销数据,带动红色旅游收入年增长30%,实现"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智慧安防:让红色遗产"守"得住 红色文化遗产的物理安全是传承的前提。青海联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二二一基地旧址等重要遗迹打造了全方位智慧安防体系。 遗址保护员坦言:"以前每天要徒步20公里巡查,现在通过智慧系统,坐在监控室就能掌握全部情况,保护效率至少提升了3倍。" (四)数字化内容创新:让红色故事"新"起来 青海联通联合当地文化部门,用数字技术重构红色内容呈现形式,推出了VR互动展览和数字博物馆等线上互动场景,形成永不闭馆的线上红色宝库。 凡人微光:吴钦卿与团队的精神传承实践 技术的落地离不开人的践行。青海联通海北政企客户经理吴钦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路径,成为连接技术与精神的关键纽带。 (一)在高原上践行:奋斗的延续 在同宝山慢直播项目实施中,吴钦卿及网络线的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冒着暴风雪,与同事们肩抬手扛将设备运上山顶,高原反应严重时就吸口氧继续工作;他们反复调试设备参数,确保在强风、低温环境下信号稳定传输;他们协调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与施工团队,用"大力协同"的精神推动项目提前竣工。他说:"每次遇到困难,就想想那些前辈,他们能在草原上建起核基地,我们这点苦算什么?" (二)从个人到团队:精神的扩散 吴钦卿深知,传承不能靠单打独斗。他在团队中建立了"红色传承工作法":一是定期组织一次原子城纪念馆实地研学,让团队成员在历史现场感受精神力量;二是邀请老科研工作者进公司分享经历,用鲜活故事替代空洞说教;三是把"两弹一星"精神融入绩效考核,将"艰苦奋斗""协同创新"作为团队工作准则。 (三)从传统到创新:时代的衔接 他带领团队开发"两弹一星"主题智慧旅游APP,让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红色内容的传播效果,精准调整传播策略,让精神传承更接"地气"。 如今,在海北州的高原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这些科技手段了解了两弹一星的历史;越来越多的家庭把红色研学作为假期首选。这正是青海联通用科技赋能红色传承的深层意义。未来,青海联通将继续深化"科技+红色文化"的融合探索,让两弹一星精神如同金银滩草原的星火,在数字时代形成燎原之势,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奋进之路。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